第153章 碰头会(1 / 2)
最快更新琐碎的青春最新章节!
接下来的生活很平静。张必成在新的工作岗位上,如鱼得水,做得颇为顺手。
质量部的架构很简单,一个经理,一个文员,一个主管,底下管着几十名质检员,至于质量工程师,就只有张必成一个人。
质量经理是一个女的,三十多岁,形象非常干练。美久虽然发展了很多年,但在质量管理方面,并不是很规范。事实上,产品的质量跟管理是不是标准,并没有太必然的联系。当然了,严格按照标准来执行,确实是有利于质量问题的发现及解决。但就算不执行标准,或标准执行不到位,并不意味着必然会产生质量问题。
张必成到职后,按照标准的条文,提出了许多改进的建议,那个经理都一一采纳实施,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像这类标准的推进,有时很简单,只需要制订规范,遵照执行便可以了。有时非常困难,规范和标准只能停留在纸面上,到底下执行时便完全走样,甚至根本就无法实施。而简单或困难的分野,只在于领导对标准的重视程度。领导重视,哪怕底下的人怕麻烦,不愿意实施,也能强行推进下去。领导若是不重视,哪怕你的办法再好,奈何他不感兴趣,根本就没有推进的动力。
这个女经理显然是个对质量管理非常重视的人。她赋予了张必成极大的权力,能够对现场所有问题进行管控,甚至拥有直接处罚的权力。
说实话,从威信方面来讲,张必成是没有丝毫优势的。底下从主管到质检员,绝大多数都是从业多年甚至是十多年的老手,经验全都比张必成丰富,而他过于年轻,根本就镇不住场面。如果没有女经理的支持,大家只会将他说的话当作放屁,没有谁会理睬他。
不过张必成虽然取得了老大的大力支持,但他很会做人,从来没有以势压人。他主动请主管吃了个饭,推杯换盏之间,两个人就成了无话不说的好朋友。每次到现场去,他也不会板着个脸,摆出一幅巡视的态度。而是主动和现场质检员们谈心,交流看法,探讨问题,语气中也从来不会出现“你应该怎样?”“你必须这样”等字句,而是非常委婉的提出:“如果按照这种方法去做,效果会不会更好些呢?”
同时,张必成深知这样一个道理,“打铁还需自身硬”,快速提升自己的素质才是解决问题的王道。要想说服人家,得自己说得有道理才行。否则,哪怕自己姿态放得再低,也得不到别人的尊重,反而只能引来无情的嘲笑。现实总是残酷,不是所有人都怀抱善意的。
他用最短的时间,学习了关于纸品的一切知识,并且融会贯通,能够一眼就看出存在的质量问题。拥有这样的底气,所有质检员们对他就比较信服了。甚至很多人在私底下都说,张必成一定是老板从别的厂里高薪挖过来的人才,没有人知道,在入职当天,张必成连纸品是什么东西都不太清楚。
时间过去了大半年,他对来自方小丽的可能报复已经不太担心了。事实上他时常在想,自己只是个小角色,九丽集团上下近万人,方小丽哪里还会记得自己这种小角色?听韩三林说的,方小丽主管着财务部、人事部和业务部,说日理万机还是谦虚,按张必成想象的,那应该是忙得脚不沾地才是对的。这样一来,方小丽应该是早就将那事儿忘到九霄云外去了。
而且,虽然韩三林说老板非常重视美久环保纸品,但大半年来,张必成并没有看见公司高层出现过,别说老板,连方小丽也从来没有来过美久。
其实仔细分析,也并不奇怪。根据公开资料,九丽集团的年销售额已达五十亿,无论是大卖场还是房地产,无论是销售额还是净利润,都远超纸品公司。作为老板和公司高层,自然会将工作重心都放在更赚钱的领域。集团一直保留着纸品公司这块业务,恐怕更多的只是怀旧,无关其他。
当下经济大势并不景气,但对九丽集团并没有太多影响。集团基本上没有出口业务,欧美潜在的经济危机并不对它产生威胁。相反,为了应对出口不振,天朝政府出台了多项刺激内需的政策,这一点对九丽集团来说,是一种利好。同时,房地产作为一个重要的新兴产业,近年来一直处于快速扩张当中。虽然很多人唱衰,不少名头响亮的经济学家甚至预测天朝的楼市马上就会崩溃,但是不容置疑的现实就是,房价一直在涨,还远没有到它衰退的那一天。房价一千的时候,有人唱空;被“啪啪”打脸,房价两千的时候,有人唱空,依旧打脸;现在房价涨到一万了,总应该降点儿了吧?殊料打脸打得尤其响亮。
没有人来找麻烦,张必成自然是求之不得。而且在工资方面,除了头两个月试用期是五千之外,转正之后,涨到了八千,也比较吻合集团中层管理干部的身价了。
工作顺利,收入稳定,上常白班,还有双休,打工到了这个份上,对于向来没有大志的张必成来说,可算得上满意了。
这天,张必成正在车间巡视,突然接到女经理的电话:“到会议室来一下。”
老大征召,自然不得不去。张必成放下手头上的事,火速赶到会议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