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从垄断一个山村开始(2 / 2)
小嫣然的父亲王建刚开着农用三轮车,把自己家的327斤干柴胡送来了,“叶戎,为了你我都放心,你找个秤再秤一下。你的地磅就算了,咱这数量少,地磅10公斤的误差,就是好几百块钱呢。”
“嗯。”
叶戎点头,数量少确实不适合用地磅。
越贵重的药材,对秤的精确度也要求就越高,便宜的倒是无所谓,比如防风药材,1斤几毛钱,10公斤才十几块钱,乡里乡亲的,相互给个人情就都不在乎了。
但这么贵的柴胡,乡里乡亲的,谁赚了亏了可能都会留下话柄,所以必须秤仔细了。
而叶戎现在自己做生意,更是认真。
叶戎对叶超吩咐道:“叶超,你去小卖部找谢大嘴,把她小卖部里的电子称借过来。改天,我们也买一个。”
“好。”
叶超听话前往,甘心当小弟。
借来电子秤,过秤之后,重量没错,确实是327斤。
叶戎和叶超两人,把药材全部从蛇皮袋里倒出来,然后,叶超在检查药材质量、湿度、和裁剪根部的情况,就担心王建刚的药材,没有齐根剪短,反而留下一两厘米的枝干充当分量,以次充好,这就是质量问题了,必须压价。
叶戎又把所有蛇皮袋收集起来,绑成一团放在电子秤上秤重。
10个化肥蛇皮袋,显示3斤。
所以必须扣除3斤,做生意就是这么认真,不然3斤就是66块钱呢,要收购66斤柴胡药材才能赚回来。
叶戎对王建刚道:“我扣你3斤,你没意见吧?”
“这个倒是没意见。”王建刚表示通情达理,扣除蛇皮口袋的重量,是应该的。
“叶戎……”
叶超检查完药材质量,开口道:“有少部分裁剪部位不达标,有枝干夹杂在里面,这样的货我们也不好出手,价格可以适当压一压。不然,我们要赔钱。”
王建刚闻言,眼露不悦……扣除蛇皮口袋的重量是应该的,但如果被寻找瑕疵压低价格,那就心情不爽了,只是身为熟人,还不好开口。王建刚突然发现,做生意就不能找熟人,感觉不好意思讨价还价。
“没事!”
叶戎和叶超一个唱白脸,一个唱黑脸,笼络人心,“都是咱们村人,质量要求就不那么严格了。1斤22元,我们算帐。”
王建刚闻言大喜,看来叶戎还是不错的,可以去宣传宣传,让附近的亲戚朋友把家里的药材都卖给叶戎,不然运到镇上,镇上的收购商还挑三拣四的挑毛病,让人不爽。
算完帐,7128,叶戎取出现金7130,交给王建刚,大方道:“我给你凑个整数,不用找了。”
“好。”
王建刚兴高采烈的离去……得了2块钱的便宜,虽然看似不多,但痛快啊,感觉叶戎这个人真心不错!别人做生意,都是想办法把零头抹去的呢,叶戎真好!
2块钱博取人心,赢取信任,肯定是值得的。
王建刚走出校门,就立即开始掏出手机打电话,联系在镇上陪小嫣然读书的自己老婆,问她邻村的娘家人有没有药材,可以卖给叶戎,既方便又实惠还爽快……
就这样,下午就有外村人在王建刚的带领下,向叶戎出售药材。
很简单就把生意拓展到外村了。
同样是零头添成整数,几块钱笼络人心,让多少人笑容绽放。
而此时正是药材收获季节,农民们收获完的药材着急准备出售,正四处打听方便实惠而且好说话的收购商呢。
然后一传十,十传百……
没几天时间,中条山这道梁上的七八个村庄,就有很多人找上叶戎了。
不仅仅是柴胡,还有黄芩、雪参、防风、冬凌草……
也不仅仅是现在收获的药材,农户手中挤压的陈年旧货也托人询问收不收购?价格多少?比如早已过了采摘期的槐米、秦家老大积压在叶戎校园里的几千斤黄芩……
除了王建刚,同样选择自己裁剪枝叶的秦家老大和老二兄弟俩,也把柴胡卖给叶戎了。
也没几天时间,叶戎和叶超的资金周转不开了,开始打白条。在诸位乡亲们的宣传造势下,虽然有些不情愿,有人选择暂时不出售,但也还是有人选择赊账。
同样没几天时间,叶戎和叶超把药材一车车运往镇上销售,然后迅速结账还钱,此等结账速度又让很多人放心,选择继续打白条。
这绝对是一个良性循环。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