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四节 平壤谈判说制衡(1 / 2)
笔趣阁 最快更新非和平崛起 !
这一场战役或许是德国的胜利,但肯定是俄国的灾难。有九万二千多人被俘。被杀和失踪的估计有三万人。第二集团军约有五百门炮被毁或被缴获。吉林斯基关心萨姆索诺夫的命运,命令伦南坎普夫去找现已不存在的第二集团军的方位。但是伦南坎普夫掉头就逃,因为获胜的第八集团军对他的部队集中了火力。在二周后的马祖里湖战役中,德军肃清了东普鲁士的所有俄军。与德军伤亡一万人相比,伦南坎普夫部队的伤亡共达十四万五千人。对这种不相称的损失感到歇斯底里的伦南坎普夫,抛弃了他的军队,飞快逃回俄国。吉林斯基对他的懦怯行为大发雷霆,打电报给大公,极力要求把他立即撤职。德军没有准备俄罗斯会在8月中开战。可是,因为德军用了两支部队来抵抗俄军,德军的资源被分散,而影响在西线对英法联军的战事。
坦能堡战役中与德军伤亡一万人相比,伦南坎普夫部队的伤亡共达十四万五千人。对这种不相称的损失感到歇斯底里的伦南坎普夫,抛弃了他的军队,飞快逃回俄国。吉林斯基对他的懦怯行为大发雷霆,打电报给大公,极力要求把他立即撤职。据彼得格勒卫戍司令诺斯科夫说:“伦南坎普夫……中断了他的进军,借以避免援助萨姆索诺夫。他甚至被指责为通敌:‘他是个德国人,你还能指望他做什么别的事情呢?’”总司令不但把伦南坎普夫贬黜,还把吉林斯基撤职,“因为他失去理智,不能掌握作战”。
毛奇谨慎地选择公布胜利消息的时间,以抵消在马恩的败北。当消息发布后,兴登堡一夜之间就成为一个狂欢国家里受崇拜的人物。真正应当享受这次胜利荣誉的霍夫曼却被忽视了,但曾推敲过霍夫曼的战略的鲁登道夫,却分享了一些赞誉。可是,霍夫曼的才能也不是完全没有受到注意。他晋升为少将,继鲁登道夫任东线参谋长,但他继续对兴登堡不满。在兴登堡去德国最高统帅部之后,霍夫曼假装敬畏的神情告诉到战地来访问的人说:“这里是战斗前陆军元帅睡觉的地方;这里是战斗期间他睡觉的地方;这里是战斗后他睡觉的地方。”
霍夫曼还领会到一个英雄名字的超凡魅力的价值。8月28日,鲁登道夫曾率众向一个叫弗勒格瑙的小村庄前进,他在萨姆索诺夫败北之前数小时,用这个村庄的名字发布命令。他和兴登堡认为这场战斗应当用这个村庄的名字命名。离此不到两英里是小村庄坦能堡。霍夫曼提议,没有比这个名字更合适的了,因为这里是1401年战斗的现场,那时条顿骑士团被波兰人和立陶宛人打垮。坦能堡就是这样为人们所记忆的。
当毛奇通知鲁登道夫,从西线派出的两个军和一个骑兵师正在来东线途中时,胜利已在眼前了。受到普里特维茨忧虑的影响,毛奇削弱了他的右翼,提供不必要的支持去对付俄国,这一决定给了协约国在马恩获胜以充分的力量。或许这就是战争中的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吧。
与东线的坦能堡战役不同,马恩河战役以德军失败告终。英法联军在200公里的战线上推进60公里,伤亡26.3万人,德军损失22万人。此役双方均有失误:毛奇远离战场,对前线战况不明、指挥不当,各集团军缺乏协同,导致速胜计划破产;英法联军行动迟缓,坐失战机,使德军保存了实力。
“德国人已经失败了,接下来的战役除了消耗人命和国力别无益处。”在那间会议室里还是那些核心将领和政府高官听着吴老大的分析“是的,虽然战争仅仅开始了一场大会战,但是我可以确认,德国已经失败了,如果施里芬元帅或者,或许德国还有凭胜势而求和的机会,不过小毛奇的优柔寡断除了耗尽德国人最后一滴血之外别无它途。所以我们接下就要选择合适的机会加入协约国,这个大原则是不容置疑的。而最好的加入时机是两年之后,等英法德俄奥这些列强打得生死两难的时候,我们的国防军参战才能用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收益,或许光复所有国土,取消一切不平等待遇的机会就在那时候。”
“总座,那我们接下是不是要练兵备战?”吴子玉见吴宸轩停下来赶紧插言,这次本家吴禄贞收复青岛,一枪不放居然成了民族英雄,连英国和日本政府都来了政府函件,表彰了吴绶卿将军的彪炳战绩,英国还授予了他一枚印度之星勋章。而德国人居然也发表了一篇咨文,对于吴禄贞将军没有大规模杀伤德**队和侨民的生命,而是给予了合适的战俘待遇,表示了感谢。当然这种感谢挑唆的意味简直是明目张胆,最低限度也会让日本人心里多根刺,阴阳怪气的也就难免了。
“兵要练,但是恐怕我们接下真正的对手未必是德国。”吴宸轩的话让众位将领一凛,他们记得在基地里看过一战的西线堑壕战的残酷。在那种绞肉机般的运作的战场上,生命是最廉价的消耗品,自己的部下可不能陷在里面。可是对手不是德国还会是谁?
日本?大家突然都明白过来,总座刚刚不是说要光复所有国土,取消一切不平等待遇的,那么占领西伯利亚的俄国还是协约国,暂时不能动他,日本就是唯一一个可能和中国争夺领土的国家了。
“第七第九集团军要适当开展寒区作战的训练和物资准备,第八集团军要进行两栖作战的训练,时间不会太长,到时候大家要做到招之即来来之能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