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群贤毕至喜欲狂(1 / 2)
笔趣阁 最快更新五代龙腾 !
假如让六皇子看见今晚在百子亭发生的那一幕他的心情也肯定会愉快,可惜他看不见,不过此时倒也谈不上忧愁,关键是累,面前的那些资料足有一千多份,从下午到现在他连吃饭的时间都用上了也只不过看了两百份,如今眼皮子不停的耷拉,可却要坚持下去,离去江淮的时间越来越近了,他手中的事情却是纷繁复杂千头万绪。
那些纸张不是别的,正是此次科考会试的考生资料,李璟允许他在其中挑选人才,这对李从嘉而言可是意外之喜。年轻人有冲劲抱负和理想,关键在于忠诚度容易培养出来,似那些学士和官员哪里能那么容易就对自己死心塌地?说不得六皇子要把重点放在这里。
科举制度始于隋朝,比起汉时的辟举和推举是一种巨大的进步,相对而言亦是更为公平,无论世家子弟还是寒门书生都可以借此谋求晋升之道,再经过盛唐的发展此时早已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完整体系。“十载寒窗勤读苦,一举成名天下知”也不知是多少学子心中的理想,科举在他们心中就是一座神圣的殿堂,光宗耀祖的途径。
清代的八股取士与其说是为国家选拔人才倒不如说是一种文化禁锢,科举也因此而走向了陌路,但在李从嘉所处的这个年代,经过盛唐的辉煌却正是它生命力最为旺盛的时刻,就拿朝廷官员举例,有一半都是科举出身,这还是乱世的原因,否则比例还要更为巨大。
此时的科举考什么?自然还是经义文章为主,从汉代的七经发展到了如今的四书五经,再加君子六艺,但真正到了会试之时却更要考验考生们的精神和体力。后世李从嘉就曾见过夫子庙的贡院,今世的考场位置与之相近,格局也大致相同,一排排的长廊被隔成一个个的小房间,内中墙壁上有木板可以放下,既当板凳又当床,然后就是书桌,当然还有一件事物是绝对不可或缺的,那便是便桶。
京城会试的考试时间一般都是两天三夜,考生们的吃喝拉撒就全在那不到四个平方的小空间之内,这些小隔间都不是封闭的,会有巡查人员随时检查你是否会作弊,暖春还好,要是春寒料峭之时到了晚间冷风这么一灌那滋味可是相当的难受,冻死在考场的考生也不是没有,而且你还要忍受某些气味,倒算得上是一场全面的考验。
科举制度能选拔出自己需要的人才吗?李从嘉不是不信而是不敢全信,争天下和守成完全是两个概念,假设在国家安定四海清平之时他需要的可能是包拯、张居正、王安石这样的名臣治理江山,但要争霸天下他要的则是郭奉孝,庞士元,赵普,刘伯温此般的人物出谋划策运筹帷幄,赵刘二人没听说有什么功名,而鬼才和凤雏按照历史上对他们的评价和描述估计也不是什么考科举的人才,至于荀文若诸葛孔明这般的全才就更是可遇不可求了。要真是听说有这样的人才在,别说是三顾茅庐,就算是三顾茅厕李从嘉也定要争取。
这一届的主考官是六皇子的老师冯延巳,户部、礼部和吏部都要参与其中,这厚厚的一摞考生履历就是李从嘉下午从户部抄来的,眼下没有复印机,一切都得靠手抄,光是如此多的资料便费了十余名书吏两天的时间。参加会试的考生都经过县乡的选拔,在他们的履历中也会有先生或是考官的评语,六皇子最为看重的便是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