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见解(2 / 2)
“今日是我们私下里的商议,吴部将怎么想的,就怎么说,没有那么多的顾忌。”
“苏先生这样说了,我就勉为其难了。”
苏宗才点点头,开始说到了有关的兵力部署方面的事情,他说的颇为含糊,具体的军力部署,那是绝密,肯定不能够泄漏出去,故而苏宗才最终的问题,落到了两个方面,那就是大军究竟是应该固守城池,还是大胆的出去进攻。
吴邵刚听的也很是仔细,等到苏宗才说完之后,他稍微思索了一下,开口回答了。
“苏先生,我感觉,蒙军发动如此大规模的进攻,准备毕其功于一役,是做了很长时间的筹备和筹谋的,那他们的攻势异常猛烈的攻势,势在必得,可惜他们长途奔袭作,肯定存在很多困难,譬如说粮草供给存在问题,就地筹集肯定不足,需要远距离的调配,所谓千里不运粮,百里不运草,此外就是水土不服,导致了疾病的产生,致使战斗力下降。”
吴邵刚说出这些话的时候,苏宗才的眼睛亮了,他想不到吴邵刚会做出这样精准的分析。
吴邵刚倒是没有想到那么多,他只是凭着自身的本能做出分析。
“我认为,如此情况之下,蒙军只能够主动进攻,就算是进攻城池是没有多大胜算的,他们也要坚持,这就导致了蒙军在进攻钓鱼城时候的大败,蒙哥都身亡了,进攻四川的蒙军,只能够被迫撤离。”
“现如今,吕承宣副使已经率领大军进入到城池,高统领也回到了城内,加强了鄂州城池的护卫,按说蒙军应知难而退,可他们还是要发动大规模的进攻,这一点我不是很理解,且鄂州城池之内,都知晓朝廷大军驰援的消息。军官军士斗志高昂,蒙军想要攻陷鄂州城池,怕是不可能的事情。”
“还有一点我不能够理解,气候已经转好,时间过去好多天了,蒙军应该要发动大规模的攻势了,可时间过去了好些天,迟迟没有动作,这究竟是为什么。”
。。。
吴邵刚的分析,让苏宗才的神情越来越专注。
偏偏说到这里的时候,吴邵刚停下了。
“吴部将,你说的很有道理,分析精辟,接着说,你认为蒙军为什么迟迟不发动进攻。”
到了这个时候,苏宗才已经忘记自己的初衷,不追问兵力该如何部署的问题了。
“我听闻率领蒙军进攻的,是蒙古的王爷忽必烈,传闻即将继承蒙古大汗之职位,是不是在汗位的继承上面,出现了什么变故,导致忽必烈迟迟没有展开进攻。”
苏宗才的身体微微颤抖了一下,兴奋的站起身来,绕过桌案走到吴邵刚的面前。
“说得好,说得好,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蒙军为什么迟迟不进攻,吴部将,你的分析很有道理。”
吴邵刚看了看苏宗才,继续开口。
“要是这个分析成立的话,那么忽必烈所谓的进攻鄂州,不过是摆出架势来,虚幻一枪的,情况真的是这样,那鄂州之危局,马上就要过去了。”
“苏先生,这不过是我的想法,实际情况是不是这样,我不敢肯定的。”
吴邵刚最后表明了自身的态度,其实前面所有的分析,他可不是随便说出来的,历史上的忽必烈,就是公元1259年回到蒙古草原,次年继承汗位的。
对于忽必烈来说,汗位的争夺,肯定比攻打鄂州重要。
也正是因为知晓这一段的历史,又经过了认真的思索,吴邵刚才能够侃侃而谈,他告诉苏宗才这些分析,也有报恩的含义在里面,面对其他人,吴邵刚是不会开口的。
苏宗才的神情已经变得很专注,应该是在思考吴邵刚说出来的诸多话语。
见到这样的情形,吴邵刚站起身来,对着苏宗才抱拳开口。
“苏先生还有事情要忙,我不打搅了,就此告辞。”
苏宗才没有刻意的挽留。
“好的,我的确有些事情需要处理,今日就到这里,不过今后有些事情,我怕是还要询问吴部将的,希望吴部将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我一定会的。”
吴邵刚离开刺史衙门之后,苏宗才思索了近半个时辰。
再次抬头的时候,苏宗才的脸色已经变得凝重,刚刚他曾经想着,将吴邵刚举荐给张胜,在张胜的身边帮忙出谋划策,不过这个念头很快被打灭,吴邵刚如此年轻,就有着不一般的、精辟的分析,这会让人怀疑,最为重要的,张胜根本不会相信这一切。
不过吴邵刚这样的人才,必须要留住。
想好一切,苏宗才离开了厢房,朝着后院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