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从头再来(2 / 2)
这是多么深沉的父爱母爱,生死关头,能够做到这一步的有几人。
李儒沛对李佾和公孙氏的认识更加深入了一层。
他知道仇家是谁,大唐权力最大的宦官,枢密使、左神策军中尉、左监门大将军田令孜,至于说出卖他们一家人,导致家人死于非命的,肯定就是襄阳节度使刘巨容了。
这两人的能量是巨大的,不要说他李儒沛,就算是当今的皇上唐僖宗,恐怕都对付不了的。
唐朝宦官的权力大的惊人,自从唐肃宗开始,经历了这么多的皇帝,每一任的皇帝都是宦官拥戴起来的,宦官甚至能够随意的废立皇帝,决定皇位的继承人。
宦官之所以有了这么大的权势,一方面源于皇上的信任,另外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把持了两个非常关键的职位,一个职位是枢密使,另一个职位是神策军中尉。
枢密使的本来职责,是负责接收表奏以及向中书省传达皇上的旨意,但随着宦官权势的增大,枢密使直接指挥公事,侵夺宰相的权力,与宰相的外廷相抗衡,形成了内廷,朝廷一切大事都决定于内廷,宰相反而依附于内廷。
神策军就是禁军,负责京城以及京畿地区的安全保卫,巅峰时期达到十五万人,是大唐最为强大的军事力量,神策军中尉是军队的最高指挥官,节制所有的军官和军士。
朝政和军队都被宦官直接掌握,可见宦官有着多大的权力。
至于节度使,乃是晚唐地方权力最大的官员,节度使可以自行任命地方官员,掌管地方上的人财物,统领军队,节度使掌管的军队,不听朝廷的号令,乃是节度使的私人军队。
唐朝的灭亡,宦官专政和节度使的壮大是最为主要的两个原因。
一股熊熊的烈火在李儒沛的内心燃烧,不是愤怒,也不是悲愤,而是一股抑郁之气,一股想要冲天的豪情。父母被杀,家人被杀,这样的深仇大恨,怎么可能不了了之,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现在是没有能力,但将来怎么样,谁说的清楚。
这一切都意味着,李儒沛没有小富即安的资格,从穿越的那一刻开始,他就承载这巨大的压力,必须要为高峰一般的未来奋斗。
再次擦干了眼泪,李儒沛抬头,在满屋的狼藉之中,发现了他时常使用的毛笔和砚台。
胸中的感情一旦发泄出来,就难以控制,李儒沛需要用诗歌来表述心情,他的嘴角露出了冷酷的微笑,拿起了毛笔,不假思索的在尚有血迹的墙上奋笔疾书。
“惨淡岁月入梦遥,浪迹四海悲寂聊。**正随鲲鹏去,我自面壁空长啸。万里江山皆风火,十年胸中尽怒潮。拼将一腔义士血,直向云天逞英豪。”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一口气在墙上写完了三首诗词,李儒沛扔掉了毛笔,或许今后很长的岁月,他都不会动笔了。这三首诗,完全表述出来了他的心情,也完全展现出来他的壮志。
收拾好包裹,李儒沛没有回头,大步朝着外面走去,他必须走出去,不管外面有着多么巨大的风险,也不管外面是不是有狂风暴雨,从现在开始,他将以全新的姿态、超人的意志,非同一般的应对能力,去面对这个熟悉而又未知的世界。
千里之外,农民起义军首领、自封为冲天大将军的黄巢,曾经的一首诗词也开始传播开来,这是黄巢曾经参加科举考试,名落孙山之后写下的《不第后赋菊》。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两者是那样的巧合,不过诗词的高下,一眼就可以看出来,以至于后来的历史学家,仔细研究这些诗词的韵味,从中间找出来了未来发展的巨变,这也许是历史的安排吧。
(求收藏,求推荐,求点击,求读者大大的意见建议。)